视频监控从“看得清”到“看得懂”蜕变

时间:2021年06月22日    浏览数:

就“智能+安防”而言,早在2006年,行业内便已经有提出智能化安防的概念。但由于当时人工智能的技术限制,一直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。而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,各种智能产品快速落地应用,“智能+安防”雏形开始显现。

  从“看得清”到“看得懂”的蜕变

  近些年,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,视频监控层面从最初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高清化向智能化快速转变,安防行业达成的共识是从“看得清“到”看得懂“,从”看视频“到”用视频“进行过渡。

  传统安防的重点在“建”,有两个主要特征:事后查证,人工决策。与传统安防不同,智能安防的重点在“用”,并相应地对传统安防的缺点做出了改变。

  首先,是事前预警。智能安防的前端可以通过3D、多目、音频、振动、红外等多种硬件立体协作,环境适应能力强,能够复原复杂场景,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准确的信息,结合云计算,达到事前预警的目的。

  其次,是事中决策。智能安防可以通过预设指令,实时高精度识别重点监控人,准确判断位置,识别动作,跟踪轨迹,分析行为。凭借这种能力,智能安防在治安、防暴等领域已经有多起成功案例。

  最后,是事后分析。比如在治安领域,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,智能安防系统在提高侦破率的同时,还能创建公安大情报系统,接入多种信息,提高主动预警和处理能力。

  “智能+安防”,前景可期

  在“智能+安防”时代,面对安防视频产品下游的需求,运营服务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,这也将成为我国安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  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,国内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位。数据显示,自2010年突破千亿规模之后,到2016年前基本保持在20%左右的市场增速;2016年之后虽然年增长率不到20%,但仍然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规模,并于2017年突破4000亿元。

  特别是受益于安防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,智能安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相比于前两年,智能安防正加速进入落地应用阶段,

  在养老行业,在工信部、民政部、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,拟打造100个示范基地及100家*企业。业内人士预计,到2030年,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,智慧养老、信息化养老等新形式的“科技养老”服务模式将迎新风口。

  可预见,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,安防企业将深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,在原有安防场景里,“智能+安防”产品将快速实现大规模运用,与此同时,安防行业的边界也将更加模糊,新兴的应用场景将大量出现。

 (转自中国安防行业网)